三国吴
2015-07-03

〖历史大讲坛〗

分久必合天下安 ,东吴国祚四代传 。

孙皓荒淫苍天怒 ,陆抗深谋难两全 。

虎踞龙盘金陵险 ,不敌羊枯视田间 ,

虽曰江山已有主 ,人心向背乾坤转 。


〖陆逊〗

   本名陆议 ,字伯言 ,吴郡吴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公元222年 ,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 ,一战成名 。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 。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 ,忧愤而死 ,葬于苏州 。


〖火烧连营〗

   221年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 ,率雄师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 ,坚守不战 , 。蜀军远征 ,补给困难 ,又不能速战速决 ,加上天气炎热 ,致士气低落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 ,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 ,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 ,到达蜀军营垒时边纵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 ,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 。蜀军大乱 ,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的乐成 ,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



〖全琮〗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全琮很有谋略 ,曾加入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 。孙权将自己的女儿孙鲁班嫁给了全琮 ,全琮的家族也成为吴国的名门;但全琮本人并不因此而骄横跋扈 ,仍然以十分谦恭的态度看待他人 。



〖贺齐〗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 ,又讨平叛乱无数 ,身经百战 ,所向披靡 ,深受孙权器重 。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疆域争斗中也屡立战功 ,官至后将军 ,并领徐州牧 。贺齐生性奢绮 ,尤其军事方面 ,兵甲器械极为精良 ,所乘的船奢华至极 。



〖虞翻〗

   字仲翔 ,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 。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 ,后投奔孙策 ,自此仕于东吴 。他于经学颇有造诣 ,尤其精通《易》学 。



〖陆绩〗

   字公纪 ,吴郡吴县(今苏州)人 ,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成年后 ,博学多识 ,通晓天文、历算 ,星历算数无不涉览 。孙权征其为奏曹掾 ,常以直道见惮 。后出为郁林太守 ,加偏将军 。在军中不废著作 ,曾作《浑天图》 ,注《易经》 ,撰写《太玄经注》 。



〖孙亮〗

   字子明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 ,公元252-258年在位 。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 ,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 ,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260年 ,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 。



〖诸葛恪〗

   字元逊 ,琅邪阳都人 。从小就以神童著称 ,深受孙权赏识 。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孙亮继位后 ,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 ,初期革新政治 ,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 ,颇孚众望 。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 ,被夷灭三族 。孙綝被杀后 ,孙休下诏将诸葛恪依礼改葬 。



〖吴平山越之战〗

   嘉禾三年 ,诸葛恪自请到丹阳收服山越 ,以扩大兵源 。他接纳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目标 ,命令各郡严守疆界 ,严肃纲纪 ,已归顺的山民 ,一律设屯聚居 。至六年十月 ,先后收服达10万余人 。



〖孙休〗

   字子烈 ,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 ,大帝孙权的第六子 ,公元258-264年在位 。十八岁时 ,受封为琅琊王 。公元258年九月 ,孙綝发动政变 ,罢黜孙亮为会稽王 ,迎立孙休为帝 ,孙休三次辞让而受 ,改元永安 。



〖孙綝〗

   从兄孙峻死后 ,孙綝继孙峻掌握大权 ,为侍中兼武卫将军 ,领中外诸军事 。其人专政嗜杀 ,使朝野都对其不满 。与孙亮矛盾激化后废孙亮而立孙休为帝 ,又加丞相 ,领荆州牧 。后孙休定计 ,派丁奉等人将其诛杀 ,年仅二十八 。



〖张布〗

   三国时吴将领 。孙休为王时 ,布为左右将督 ,素见信爱 。公元258年 ,布由长水校尉迁辅义将军 ,封永康侯 。旋为左将军 。孙綝欲谋反 ,休阴与布图计 ,于殿中缚綝 ,綝伏诛 ,加布中军督 。



〖孙皓〗

   字皓宗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公元264年-280年在位 。吴大帝孙权之孙 ,孙和之子 。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 ,但不久即沉溺酒色 ,专于杀戮 ,变得昏庸残暴 。280年 ,吴国被西晋所灭 ,孙皓投降西晋 ,被封为归命侯 ,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



〖陆抗〗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陆逊次子 。年二十丧父 ,袭父爵为江陵侯 ,为建武校尉 ,领其父众五千人 。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 。孙皓为帝 ,任镇军上将军 。后拜大司马、荆州牧 ,卒于官 ,终年49岁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 。



〖西陵之战〗

   公元272年 ,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 ,吴派陆抗讨伐步阐 。就在此时 ,晋廷派杨肇等率军援救步阐进军西陵 ,陆抗预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单薄环节 ,乃临机应变 ,将计就计 ,连夜撤下疑兵 ,换上精兵 。第二天 ,晋军果然从原疑兵防守之处进攻 ,遭到吴军极重攻击 。



〖楼玄〗

   字承先 ,生卒年不详 ,沛郡蕲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 。吴景帝孙休在位时 ,任监农御史 。孙皓即位后 ,历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 。后来提拔为宫下镇禁中候 ,卖力殿中事物 。因多次违背孙皓心意 ,遭人诬陷流放广州 。后又流放交阯 ,被孙皓欺压自杀 。



〖晋灭吴之战〗

   265年 ,曹魏实际领袖司马昭灭蜀后病逝 ,其子司马炎接任 ,并在同年废魏帝自立 ,建立晋 。其后于279年 ,司马炎下令六路晋军攻吴 ,势如破竹 ,乐成于280年三月十五乐成逼降吴主孙皓 ,西晋统一天下 。


愿识趣甚多才高八斗 ,博闻见广学富五车!


三国吴

〖历史大讲坛〗

分久必合天下安 ,东吴国祚四代传 。

孙皓荒淫苍天怒 ,陆抗深谋难两全 。

虎踞龙盘金陵险 ,不敌羊枯视田间 ,

虽曰江山已有主 ,人心向背乾坤转 。


〖陆逊〗

   本名陆议 ,字伯言 ,吴郡吴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公元222年 ,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 ,一战成名 。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 。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 ,忧愤而死 ,葬于苏州 。


〖火烧连营〗

   221年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 ,率雄师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 ,坚守不战 , 。蜀军远征 ,补给困难 ,又不能速战速决 ,加上天气炎热 ,致士气低落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 ,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 ,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 ,到达蜀军营垒时边纵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 ,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 。蜀军大乱 ,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的乐成 ,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



〖全琮〗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全琮很有谋略 ,曾加入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 。孙权将自己的女儿孙鲁班嫁给了全琮 ,全琮的家族也成为吴国的名门;但全琮本人并不因此而骄横跋扈 ,仍然以十分谦恭的态度看待他人 。



〖贺齐〗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 ,又讨平叛乱无数 ,身经百战 ,所向披靡 ,深受孙权器重 。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疆域争斗中也屡立战功 ,官至后将军 ,并领徐州牧 。贺齐生性奢绮 ,尤其军事方面 ,兵甲器械极为精良 ,所乘的船奢华至极 。



〖虞翻〗

   字仲翔 ,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 。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 ,后投奔孙策 ,自此仕于东吴 。他于经学颇有造诣 ,尤其精通《易》学 。



〖陆绩〗

   字公纪 ,吴郡吴县(今苏州)人 ,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成年后 ,博学多识 ,通晓天文、历算 ,星历算数无不涉览 。孙权征其为奏曹掾 ,常以直道见惮 。后出为郁林太守 ,加偏将军 。在军中不废著作 ,曾作《浑天图》 ,注《易经》 ,撰写《太玄经注》 。



〖孙亮〗

   字子明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 ,公元252-258年在位 。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 ,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 ,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260年 ,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 。



〖诸葛恪〗

   字元逊 ,琅邪阳都人 。从小就以神童著称 ,深受孙权赏识 。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孙亮继位后 ,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 ,初期革新政治 ,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 ,颇孚众望 。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 ,被夷灭三族 。孙綝被杀后 ,孙休下诏将诸葛恪依礼改葬 。



〖吴平山越之战〗

   嘉禾三年 ,诸葛恪自请到丹阳收服山越 ,以扩大兵源 。他接纳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目标 ,命令各郡严守疆界 ,严肃纲纪 ,已归顺的山民 ,一律设屯聚居 。至六年十月 ,先后收服达10万余人 。



〖孙休〗

   字子烈 ,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 ,大帝孙权的第六子 ,公元258-264年在位 。十八岁时 ,受封为琅琊王 。公元258年九月 ,孙綝发动政变 ,罢黜孙亮为会稽王 ,迎立孙休为帝 ,孙休三次辞让而受 ,改元永安 。



〖孙綝〗

   从兄孙峻死后 ,孙綝继孙峻掌握大权 ,为侍中兼武卫将军 ,领中外诸军事 。其人专政嗜杀 ,使朝野都对其不满 。与孙亮矛盾激化后废孙亮而立孙休为帝 ,又加丞相 ,领荆州牧 。后孙休定计 ,派丁奉等人将其诛杀 ,年仅二十八 。



〖张布〗

   三国时吴将领 。孙休为王时 ,布为左右将督 ,素见信爱 。公元258年 ,布由长水校尉迁辅义将军 ,封永康侯 。旋为左将军 。孙綝欲谋反 ,休阴与布图计 ,于殿中缚綝 ,綝伏诛 ,加布中军督 。



〖孙皓〗

   字皓宗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公元264年-280年在位 。吴大帝孙权之孙 ,孙和之子 。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 ,但不久即沉溺酒色 ,专于杀戮 ,变得昏庸残暴 。280年 ,吴国被西晋所灭 ,孙皓投降西晋 ,被封为归命侯 ,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



〖陆抗〗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陆逊次子 。年二十丧父 ,袭父爵为江陵侯 ,为建武校尉 ,领其父众五千人 。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 。孙皓为帝 ,任镇军上将军 。后拜大司马、荆州牧 ,卒于官 ,终年49岁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 。



〖西陵之战〗

   公元272年 ,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 ,吴派陆抗讨伐步阐 。就在此时 ,晋廷派杨肇等率军援救步阐进军西陵 ,陆抗预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单薄环节 ,乃临机应变 ,将计就计 ,连夜撤下疑兵 ,换上精兵 。第二天 ,晋军果然从原疑兵防守之处进攻 ,遭到吴军极重攻击 。



〖楼玄〗

   字承先 ,生卒年不详 ,沛郡蕲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 。吴景帝孙休在位时 ,任监农御史 。孙皓即位后 ,历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 。后来提拔为宫下镇禁中候 ,卖力殿中事物 。因多次违背孙皓心意 ,遭人诬陷流放广州 。后又流放交阯 ,被孙皓欺压自杀 。



〖晋灭吴之战〗

   265年 ,曹魏实际领袖司马昭灭蜀后病逝 ,其子司马炎接任 ,并在同年废魏帝自立 ,建立晋 。其后于279年 ,司马炎下令六路晋军攻吴 ,势如破竹 ,乐成于280年三月十五乐成逼降吴主孙皓 ,西晋统一天下 。


愿识趣甚多才高八斗 ,博闻见广学富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