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2015-06-27

〖历史大讲堂〗

江南自古好风物,国富景美山河畅 。

英雄逐鹿王旗幻,宋亡之后有齐梁 。

山中宰相名流芳,江郎才尽多思量 。

昭明文选星光灿,画龙点睛美名扬 。


〖南朝齐〗

   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 。以大齐为国号,源于谶纬(chèn wěi)之说 。《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


〖齐高帝〗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 。祖籍东�?だ剂晗兀ń袷羯蕉±剂晗兀�,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死后赠庙号为世祖,谥号高皇帝 。


〖南朝梁〗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个朝代中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祖国号为梁 。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 。


〖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梁朝的建立者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发作“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


〖陶弘景〗

   南朝齐、梁间玄门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陶弘景精通玄门,对医学、历算、地理都有所研究 。在齐,曾拜左卫殿中将军,公元492年,辞官隐居勾曲山 。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比喻隐居的高贤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急忙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


〖侯景〗

   侯景(公元503年-公元552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羯人 。梁武帝太清元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公元548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 。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 。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辩、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举事,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战败 。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提倡的祸国殃民的事件 。指的是在公元5488月,侯景勾通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 。侯景原为东魏上将,于元年547年率部投降南梁,驻守寿阳 。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 。


〖钟离之战〗

   梁武帝讨伐北魏期间,发生于西元507年,两军以钟离城及其邻近之邵阳洲为主战场的战役,为该次大规模北伐行动中具要害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告捷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 ;� 。


〖江淹〗

   字文通,南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人 。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 。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 。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 。


〖江郎才尽〗

   某一天,江淹在园中凉亭午睡,迷蒙中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这里己经很久了,是不是应该归还给我了 。”江淹一摸怀中,果然有枝笔,拿出一看,竟是枝五彩笔 。于是,他就把这枝五彩笔还给了郭璞 。谁知一觉醒来,这位曾写出过不少峭拔苍劲诗文的大才子,竟然文思全无,再也写不出五彩缤纷的文章了 。


《昭明文选》

   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种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 。



〖释教〗

       南朝期间释教壮盛,据传,宋代有寺院一千九百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代有寺院二千零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代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 。后梁有寺院一百零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


〖张僧繇〗

   中国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 。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衔命给其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果 。


〖画龙点睛〗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经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 。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


〖谢赫〗

   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民俗画、人物画 。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 。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 。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


〖刘勰〗

   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开办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基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职位 。


〖文心雕龙〗

   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范例 。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愿好朋友普净福海除众苦,广说佛道悟群生!

南朝

〖历史大讲堂〗

江南自古好风物,国富景美山河畅 。

英雄逐鹿王旗幻,宋亡之后有齐梁 。

山中宰相名流芳,江郎才尽多思量 。

昭明文选星光灿,画龙点睛美名扬 。


〖南朝齐〗

   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 。以大齐为国号,源于谶纬(chèn wěi)之说 。《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


〖齐高帝〗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 。祖籍东�?だ剂晗兀ń袷羯蕉±剂晗兀�,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死后赠庙号为世祖,谥号高皇帝 。


〖南朝梁〗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个朝代中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祖国号为梁 。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 。


〖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梁朝的建立者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发作“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


〖陶弘景〗

   南朝齐、梁间玄门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陶弘景精通玄门,对医学、历算、地理都有所研究 。在齐,曾拜左卫殿中将军,公元492年,辞官隐居勾曲山 。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比喻隐居的高贤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急忙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


〖侯景〗

   侯景(公元503年-公元552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羯人 。梁武帝太清元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公元548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 。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 。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辩、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举事,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战败 。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提倡的祸国殃民的事件 。指的是在公元5488月,侯景勾通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 。侯景原为东魏上将,于元年547年率部投降南梁,驻守寿阳 。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 。


〖钟离之战〗

   梁武帝讨伐北魏期间,发生于西元507年,两军以钟离城及其邻近之邵阳洲为主战场的战役,为该次大规模北伐行动中具要害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告捷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 ;� 。


〖江淹〗

   字文通,南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人 。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 。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 。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 。


〖江郎才尽〗

   某一天,江淹在园中凉亭午睡,迷蒙中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这里己经很久了,是不是应该归还给我了 。”江淹一摸怀中,果然有枝笔,拿出一看,竟是枝五彩笔 。于是,他就把这枝五彩笔还给了郭璞 。谁知一觉醒来,这位曾写出过不少峭拔苍劲诗文的大才子,竟然文思全无,再也写不出五彩缤纷的文章了 。


《昭明文选》

   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种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 。



〖释教〗

       南朝期间释教壮盛,据传,宋代有寺院一千九百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代有寺院二千零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代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 。后梁有寺院一百零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


〖张僧繇〗

   中国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 。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衔命给其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果 。


〖画龙点睛〗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经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 。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


〖谢赫〗

   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民俗画、人物画 。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 。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 。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


〖刘勰〗

   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开办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基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职位 。


〖文心雕龙〗

   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范例 。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愿好朋友普净福海除众苦,广说佛道悟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