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 ‖ 中医药为什么能治肿瘤?
2018-07-10

1.jpg

▲医学指导: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隶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事情者,全国十九大党代表、广东省十二大党代表、广东省名中医、“中国好医生”2018年2月月度人物、全国最美中医、广东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广东省优秀临床科主任。


中医药作为种种疾病谱不行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肿瘤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确诊肿瘤后中药如何使用才合适?我们且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隶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教授怎么讲的。


中医药为什么能治肿瘤?

《黄帝内经》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本草备要》也记载“凡酸者能涩,能收; 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湿。其实这讲的就是中药基本理论的“四气”和“五味”,这是中药治疗疾病的本。

2.jpg

中医药如何实现肿瘤的全程干预

1.手术前后干预

手术治疗能直接切除肿瘤组织, 但往往对机体也造成较大损伤, 术后泛起疼痛、贫血及消化吸收功效减退等, 甚至造成严重气血亏耗和正气损伤,甚至泛起腹胀、纳差等症。通过手术前后中药内服健脾补肾, 调治阴阳,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吸收, 而且能增强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效及免疫监视作用,促进术口愈合及机体康复。

2.放化疗(靶向治疗)减毒增效

放疗虽针对性较强, 能阻止或破坏某些癌细胞的破裂, 抑制和消除部门肿瘤, 但往往对正常细胞也会发生不行制止的损伤,还易引起全身和局部的毒副反映, 如恶心呕吐、 厌食、 头痛、全身乏力及口渴、 咽干等。

化疗的毒副反映更明显, 除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外, 还会引起严重骨髓抑制, 并可能对心、肝、肾等脏器的功效发生损害, 导致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膀胱炎、心功效损伤、全身神经毒性等。

当前“精准医疗”时代配景下的肿瘤治疗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精准”,种种信号通路上小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当前最为火热的靶向免疫(抗PD-1/PD-L1)治疗都市发生差异水平的毒副反映,如“手足综合征”、“免疫性脏器损伤”等,选用辨证论治下的中医药全程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3.中医药迁就治疗

对于晚期或专科治疗后体力状况不佳、不能耐受或者强烈拒绝放化疗(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医药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中医药凭据辨证接纳消热解毒法、活血散瘀法、祛湿化痰法、软坚散结法、疏肝理气法、健脾和胃法、益气养阴法、健脾滋肾法及行气活血法等,在一定水平上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延永生存时间。


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恒久需要坚守的过程,中医药在肿瘤康复治疗中如何科学使用?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中药的干预愈早愈好, 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抗癌能力, 预防和减轻放化疗靶向的毒副反映, 促进患者康复;

服药周期较长, 需坚持治疗, 不行中途而废;

扶正与祛邪药物往往配合使用, 既可增强病人耐受力, 又能收祛邪而不伤正气之妙。


科研探索掘客中医药临床优势

作为抗肿瘤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上市20多年来,基于肿瘤治疗进行了大量临床、机制探索研究。在肿瘤治疗领域,复方苦参注射液以37.730的科技因子,在上榜的24个大品种中排名第一,体现出较强的科技性与创新性,切合中药现代化生长的要求。

2018年4月6日,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复方苦参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临床研究》结果在京宣布。

4.jpg

 该试验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担任组长单元,全国52家中心作为协作单元配合完成。试验共纳入1500例患者,涉及头颈癌、宫颈癌、肺癌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映的治疗、联合5-Fu类口服化疗药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五个项目,对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宁静性进行了验证。系统全面的评价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优势及科学内涵。真正意义上用科研结果证明了抗肿瘤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5.jpg

6.jpg

科研结论:

降低胸部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

有效缓解肝癌患者TACE后的癌性疼痛,增强化疗疗效

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放疗、TACE、化疗)

循证时代,以科学研究结果为支撑,回归治疗本源,探索临床价值 ,中医药大有可为。坚持创新驱动,掘客产物科技内涵,更好地满足广大临床医师的诊疗需求,服务临床,造福患者。


大咖说 ‖ 中医药为什么能治肿瘤?

1.jpg

▲医学指导: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隶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事情者,全国十九大党代表、广东省十二大党代表、广东省名中医、“中国好医生”2018年2月月度人物、全国最美中医、广东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广东省优秀临床科主任。


中医药作为种种疾病谱不行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肿瘤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确诊肿瘤后中药如何使用才合适?我们且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隶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教授怎么讲的。


中医药为什么能治肿瘤?

《黄帝内经》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本草备要》也记载“凡酸者能涩,能收; 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湿。其实这讲的就是中药基本理论的“四气”和“五味”,这是中药治疗疾病的本。

2.jpg

中医药如何实现肿瘤的全程干预

1.手术前后干预

手术治疗能直接切除肿瘤组织, 但往往对机体也造成较大损伤, 术后泛起疼痛、贫血及消化吸收功效减退等, 甚至造成严重气血亏耗和正气损伤,甚至泛起腹胀、纳差等症。通过手术前后中药内服健脾补肾, 调治阴阳,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吸收, 而且能增强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效及免疫监视作用,促进术口愈合及机体康复。

2.放化疗(靶向治疗)减毒增效

放疗虽针对性较强, 能阻止或破坏某些癌细胞的破裂, 抑制和消除部门肿瘤, 但往往对正常细胞也会发生不行制止的损伤,还易引起全身和局部的毒副反映, 如恶心呕吐、 厌食、 头痛、全身乏力及口渴、 咽干等。

化疗的毒副反映更明显, 除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外, 还会引起严重骨髓抑制, 并可能对心、肝、肾等脏器的功效发生损害, 导致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膀胱炎、心功效损伤、全身神经毒性等。

当前“精准医疗”时代配景下的肿瘤治疗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精准”,种种信号通路上小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当前最为火热的靶向免疫(抗PD-1/PD-L1)治疗都市发生差异水平的毒副反映,如“手足综合征”、“免疫性脏器损伤”等,选用辨证论治下的中医药全程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3.中医药迁就治疗

对于晚期或专科治疗后体力状况不佳、不能耐受或者强烈拒绝放化疗(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医药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中医药凭据辨证接纳消热解毒法、活血散瘀法、祛湿化痰法、软坚散结法、疏肝理气法、健脾和胃法、益气养阴法、健脾滋肾法及行气活血法等,在一定水平上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延永生存时间。


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恒久需要坚守的过程,中医药在肿瘤康复治疗中如何科学使用?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中药的干预愈早愈好, 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抗癌能力, 预防和减轻放化疗靶向的毒副反映, 促进患者康复;

服药周期较长, 需坚持治疗, 不行中途而废;

扶正与祛邪药物往往配合使用, 既可增强病人耐受力, 又能收祛邪而不伤正气之妙。


科研探索掘客中医药临床优势

作为抗肿瘤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上市20多年来,基于肿瘤治疗进行了大量临床、机制探索研究。在肿瘤治疗领域,复方苦参注射液以37.730的科技因子,在上榜的24个大品种中排名第一,体现出较强的科技性与创新性,切合中药现代化生长的要求。

2018年4月6日,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复方苦参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临床研究》结果在京宣布。

4.jpg

 该试验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担任组长单元,全国52家中心作为协作单元配合完成。试验共纳入1500例患者,涉及头颈癌、宫颈癌、肺癌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映的治疗、联合5-Fu类口服化疗药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五个项目,对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宁静性进行了验证。系统全面的评价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优势及科学内涵。真正意义上用科研结果证明了抗肿瘤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5.jpg

6.jpg

科研结论:

降低胸部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

有效缓解肝癌患者TACE后的癌性疼痛,增强化疗疗效

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放疗、TACE、化疗)

循证时代,以科学研究结果为支撑,回归治疗本源,探索临床价值 ,中医药大有可为。坚持创新驱动,掘客产物科技内涵,更好地满足广大临床医师的诊疗需求,服务临床,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