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都在聊三国 ,但你真的懂三国吗 ?
2023-04-05

东汉末年 ,军阀盘据 ,皇室衰微 ,群雄争锋 ,战火连绵。庞杂中 ,魏、蜀、吴三个军阀势力相继崛起并成鼎足之势。它上承东汉 ,下接西晋 ,蕴含了无数英雄的智慧勇猛 ,充满了各路豪杰的运筹帷幄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一、黄巾军时代

公元184年 ,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提倡民变 ,史称黄巾之乱 ,直接导致了群雄盘据的局面。为了镇压黄巾军 ,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 ,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田主招募军队协助。

188年 ,汉灵帝接纳刘焉的建议 ,将卖力监察各郡的刺史赋予兼有地方军政权力 ,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 ,并将部门刺史升为州牧 ,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 ,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虽然最终叛乱平息 ,但造成各地诸侯拥兵自重 ,东汉朝廷的威信几乎荡然无存。


二、董卓时代

汉灵帝即位之后 ,少帝刘辨即位 ,朝廷内部发生了十常侍弄权之事 ,上将军何进为了平息十常侍之乱 ,就调董卓进京。平乱后董卓却挟天子以令诸侯 ,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这引发了其他军阀不满 ,各人开始阻挡董卓 ,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 ,陈述董卓的恶行 ,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 ,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 ,群雄并起 ,共推袁绍为盟主 ,史称“关东军”。

其时除了董卓势力外 ,还有南阳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等主宰天下局势。


三、大混战时代

192年 ,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吕布等合谋刺杀 ,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不久后 ,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 ,杀死王允 ,吕布兵败逃亡 ,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 ,东汉王朝对群雄再无约束 ,群雄纷纷盘据一方 ,互相攻击。

此时期各势力中结果最突出的是袁绍与曹操 ,袁绍先用计占据韩馥的冀州 ,继而打败田楷、臧洪、公孙瓒等人 ,掌握青、冀、幽、并四州。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 ,势力生长成兖、豫、徐三州、部门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域。

公元200年 ,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北袁绍 ,又消灭了袁绍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 ,通过北征乌丸以及平定辽东公孙氏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四、三足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 ,乘刘表病死之机率雄师南下 ,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 ,刘备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 ,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 ,双方结盟 ,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大北曹军于赤壁 ,曹军退回北方后 ,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 ,统一北方 ,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各自争夺荆州 ,刘备乐成逼降荆南四郡 ,孙权部将周瑜向荆州南郡兴兵将其收为领地 ,刘备开始进攻益州 ,曹操开始收复雍凉 ,最终两人在汉中相遇 ,最终曹军大北。

紧接着荆州关羽提兵北上 ,攻取襄樊 ,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 ,险些攻破樊城。东吴多数督吕蒙乘隙发动江陵之战 ,攻取荆州三郡 ,致使关羽腹背受敌 ,败走麦城。至此 ,曹操雄据北方 ,刘备坐拥西南 ,孙权则偏居东南 ,三分天下的局面基本形成。


五、三国时代

220年 ,曹丕篡汉称帝 ,国号“魏” ,史称曹魏 ,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 ,史称蜀汉。222年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 ,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9年 ,孙权称帝 ,国号“吴” ,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正式建立。

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 ,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式 ,曹魏后期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公元263年 ,司马昭命令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雄师伐蜀 ,钟会占领汉中 ,邓艾攻破成都 ,蜀国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 ,建国号为“晋” ,史称西晋。公元279年 ,司马炎派出三路雄师伐吴 ,次年灭亡吴国 ,至此三国结束 ,天下一统。

各人都在聊三国 ,但你真的懂三国吗 ?

东汉末年 ,军阀盘据 ,皇室衰微 ,群雄争锋 ,战火连绵。庞杂中 ,魏、蜀、吴三个军阀势力相继崛起并成鼎足之势。它上承东汉 ,下接西晋 ,蕴含了无数英雄的智慧勇猛 ,充满了各路豪杰的运筹帷幄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一、黄巾军时代

公元184年 ,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提倡民变 ,史称黄巾之乱 ,直接导致了群雄盘据的局面。为了镇压黄巾军 ,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 ,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田主招募军队协助。

188年 ,汉灵帝接纳刘焉的建议 ,将卖力监察各郡的刺史赋予兼有地方军政权力 ,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 ,并将部门刺史升为州牧 ,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 ,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虽然最终叛乱平息 ,但造成各地诸侯拥兵自重 ,东汉朝廷的威信几乎荡然无存。


二、董卓时代

汉灵帝即位之后 ,少帝刘辨即位 ,朝廷内部发生了十常侍弄权之事 ,上将军何进为了平息十常侍之乱 ,就调董卓进京。平乱后董卓却挟天子以令诸侯 ,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这引发了其他军阀不满 ,各人开始阻挡董卓 ,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 ,陈述董卓的恶行 ,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 ,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 ,群雄并起 ,共推袁绍为盟主 ,史称“关东军”。

其时除了董卓势力外 ,还有南阳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等主宰天下局势。


三、大混战时代

192年 ,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吕布等合谋刺杀 ,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不久后 ,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 ,杀死王允 ,吕布兵败逃亡 ,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 ,东汉王朝对群雄再无约束 ,群雄纷纷盘据一方 ,互相攻击。

此时期各势力中结果最突出的是袁绍与曹操 ,袁绍先用计占据韩馥的冀州 ,继而打败田楷、臧洪、公孙瓒等人 ,掌握青、冀、幽、并四州。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 ,势力生长成兖、豫、徐三州、部门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域。

公元200年 ,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北袁绍 ,又消灭了袁绍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 ,通过北征乌丸以及平定辽东公孙氏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四、三足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 ,乘刘表病死之机率雄师南下 ,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 ,刘备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 ,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 ,双方结盟 ,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大北曹军于赤壁 ,曹军退回北方后 ,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 ,统一北方 ,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各自争夺荆州 ,刘备乐成逼降荆南四郡 ,孙权部将周瑜向荆州南郡兴兵将其收为领地 ,刘备开始进攻益州 ,曹操开始收复雍凉 ,最终两人在汉中相遇 ,最终曹军大北。

紧接着荆州关羽提兵北上 ,攻取襄樊 ,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 ,险些攻破樊城。东吴多数督吕蒙乘隙发动江陵之战 ,攻取荆州三郡 ,致使关羽腹背受敌 ,败走麦城。至此 ,曹操雄据北方 ,刘备坐拥西南 ,孙权则偏居东南 ,三分天下的局面基本形成。


五、三国时代

220年 ,曹丕篡汉称帝 ,国号“魏” ,史称曹魏 ,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 ,史称蜀汉。222年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 ,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9年 ,孙权称帝 ,国号“吴” ,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正式建立。

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 ,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式 ,曹魏后期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公元263年 ,司马昭命令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雄师伐蜀 ,钟会占领汉中 ,邓艾攻破成都 ,蜀国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 ,建国号为“晋” ,史称西晋。公元279年 ,司马炎派出三路雄师伐吴 ,次年灭亡吴国 ,至此三国结束 ,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