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忌口大盘点 ,你知道几多?
2021-04-29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 ,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治病 ,正确的服用要领是保证疗效的前提 ,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忌口,忌口

一、何为忌口?

“忌口”也称禁口、食忌、食禁等 ,是指在中医临床中注意饮食禁忌 ,以制止影响治疗效果。是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孕育生长而来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又称“病中忌口” ,这是广大患者在医生开方后最为体贴的问题。广义的忌口除病中忌口外 ,还包罗因年龄、体质、地域和季节的差异而忌服或少服某些食品 ,也包罗为制止某些病情复发而忌服某些“发物”等。


二、昔人早有论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到 ,太阳中风证服用桂枝汤后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病人脉已解 ,而日暮微烦 ,以病新差 ,人强与谷 ,脾胃气尚弱 ,不能消谷 ,故令微烦 ,损谷则愈。”在《金匮要略》中设置了“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个篇章 ,明确指出:“所食之味 ,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 ,以此致危” ,强调了病中忌口的重要性。简单地说 ,忌口是指在治疗中应注意饮食禁忌 ,以制止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是 ,西医亦是。只不外两种医学遵循的是差异的理论体系 ,所以缘由上表述差异。


三、忌口食物分类

中医历来认为“药食同源” ,指出食物与药草一样 ,皆有“寒、凉、温、热、平”五性 ,“辛、甘、酸、苦、咸”五味 ,并按食物的性味、功效 ,将须忌口的食物分为以下几类。

1、辛辣类:包罗辣椒、胡椒、生姜、大蒜、韭类、花椒、青葱、芥末、酒类等。

2、生冷类:包罗西瓜、梨子、柿子、菠萝、香蕉等生冷水果;萝卜、白菜、苦瓜、竹笋、蚕豆等寒凉蔬菜;冰棒、冰淇淋、冷藏饮料或果品等冷冻食品。

3、甜腻类:甜包罗白糖、红糖、种种糖果、糕饼、甜食以及含糖多的荔枝、龙眼、甘蔗等水果;腻包罗猪油、猪肉、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和油炸、烧烤食品。

4、发物类:包罗蛋、虾、蟹、鹅肉、牛肉、猪头肉、公鸡肉、狗肉、竹笋、芥菜、木薯、南瓜、韭菜、胡椒等。

5、海腥类:包罗虾、蟹、螺、贝类、带鱼、海鳗、乌贼、鱿鱼等水产物。


四、忌口只是病中忌口?

以上所说的食物忌口是狭义上的忌口 ,其实除病中忌口外 ,还包罗因体质、年龄、地域和季节的差异而忌食或少食某些食品 ,也包罗为制止某些病情复发而忌服某些“发物”等。

1、体质忌口:①体质偏实者:“邪气盛则实” ,即邪有余的体质 ,如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 ,这一类的人就不宜再增补过度的营养 ,尤其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可以多吃含有富厚膳食纤维的食物 ,同时加强锻炼 ,制止生长成代谢性疾病。②体质偏虚者:体质偏虚的人忌口会多一点 ,至少也要凭据阴阳等方面来做判断 ,如偏阳虚的 ,忌寒凉、生冷食物 ,不宜过食生冷的瓜果菜肴。③偏阴虚的 ,要对温燥伤阴的食物避而远之 ,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虚证者多好补益 ,但也要注意适度 ,尤其不能多吃肥腻、油煎、干硬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而要在补中有疏 ,以清淡和富于营养为宜。

2、年龄及性别忌口:①小儿及老人:从年龄特点来看 ,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明显 ,所吃的食物应与其消化功效适应 ,吃了不舒服或拉肚子的工具就记住不再吃。而老人脏腑衰退、化源不足 ,应以温热熟软的食物为主 ,节制脂肪和糖类 ,多吃清淡素食 ,忌黏硬生冷的食物。②妇女:妇女由于有经带胎产等特殊时期 ,所以饮食尤其重要。经期 ,如果身体健康 ,只要饮食规律即可 ,但要慎食冷物 ,以免血管过度收缩引起痛经;而平时身体虚弱者 ,应注意在经后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温性食品 ,如大枣、红糖、龙眼等 ,对于寒凉食物与辛热食物皆应忌服。孕期 ,应注意食物品种多样化 ,适食多餐 ,勿嗜过咸、过甜食物 ,忌烟酒、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 ,减少食物对胃肠道刺激。哺乳期注意补气养血 ,保证母乳中的营养。

3、季节、地域忌口:季节的变换 ,会给人体带来差异水平的影响。中医“天人合一”理论提示我们应凭据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反映 ,适时调整饮食。①春季:春季人体阳气处于升发之时 ,肝胆气旺 ,脾胃的消化功效相对较弱 ,饮食上应当减酸增甘 ,培养脾气 ,适宜多吃清淡菜蔬和豆类 ,不宜吃油腻辛辣 ,以免内生火热。②夏季:夏季热邪挟湿 ,使得脾胃受困 ,消化功效减退 ,饮食应以甘淡、清爽为主 ,制止油腻 ,特别是不要贪食生冷瓜果。③秋季:燥气适时 ,燥易伤肺 ,因此易发咳嗽 ,应当滋阴润肺 ,多食梨、芝麻、蜂蜜、甘蔗及乳制品等柔润食物 ,少食辛辣 ,不宜过食辛温大补之品。④冬季:万物封藏 ,寒邪正盛 ,对体虚、年老之人来讲是进补的好时节 ,可多食用羊肉等温热性食物 ,勿食冷食。⑤地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指出 ,差异地域的人由于环境与饮食习惯差异 ,可能会诱发相关的疾病。如:东方之人 ,“食鱼而嗜咸” ,多发痈疡;西方之域 ,水土坚强 ,其民“华食而脂肥” ,易发内风;北方之域 ,天寒冰冽 ,民多乳食 ,多“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 ,“嗜酸而食腐” ,而地域多湿 ,易发挛痹。虽然其时的情况已与现在有所差异 ,但是也提示我们可以在饮食上就当地所缺乏的物质以及多发的疾病做相应的增补和调整 ,减少疾病易发的因素。

中医忌口大盘点 ,你知道几多?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 ,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治病 ,正确的服用要领是保证疗效的前提 ,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忌口,忌口

一、何为忌口?

“忌口”也称禁口、食忌、食禁等 ,是指在中医临床中注意饮食禁忌 ,以制止影响治疗效果。是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孕育生长而来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又称“病中忌口” ,这是广大患者在医生开方后最为体贴的问题。广义的忌口除病中忌口外 ,还包罗因年龄、体质、地域和季节的差异而忌服或少服某些食品 ,也包罗为制止某些病情复发而忌服某些“发物”等。


二、昔人早有论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到 ,太阳中风证服用桂枝汤后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病人脉已解 ,而日暮微烦 ,以病新差 ,人强与谷 ,脾胃气尚弱 ,不能消谷 ,故令微烦 ,损谷则愈。”在《金匮要略》中设置了“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个篇章 ,明确指出:“所食之味 ,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 ,以此致危” ,强调了病中忌口的重要性。简单地说 ,忌口是指在治疗中应注意饮食禁忌 ,以制止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是 ,西医亦是。只不外两种医学遵循的是差异的理论体系 ,所以缘由上表述差异。


三、忌口食物分类

中医历来认为“药食同源” ,指出食物与药草一样 ,皆有“寒、凉、温、热、平”五性 ,“辛、甘、酸、苦、咸”五味 ,并按食物的性味、功效 ,将须忌口的食物分为以下几类。

1、辛辣类:包罗辣椒、胡椒、生姜、大蒜、韭类、花椒、青葱、芥末、酒类等。

2、生冷类:包罗西瓜、梨子、柿子、菠萝、香蕉等生冷水果;萝卜、白菜、苦瓜、竹笋、蚕豆等寒凉蔬菜;冰棒、冰淇淋、冷藏饮料或果品等冷冻食品。

3、甜腻类:甜包罗白糖、红糖、种种糖果、糕饼、甜食以及含糖多的荔枝、龙眼、甘蔗等水果;腻包罗猪油、猪肉、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和油炸、烧烤食品。

4、发物类:包罗蛋、虾、蟹、鹅肉、牛肉、猪头肉、公鸡肉、狗肉、竹笋、芥菜、木薯、南瓜、韭菜、胡椒等。

5、海腥类:包罗虾、蟹、螺、贝类、带鱼、海鳗、乌贼、鱿鱼等水产物。


四、忌口只是病中忌口?

以上所说的食物忌口是狭义上的忌口 ,其实除病中忌口外 ,还包罗因体质、年龄、地域和季节的差异而忌食或少食某些食品 ,也包罗为制止某些病情复发而忌服某些“发物”等。

1、体质忌口:①体质偏实者:“邪气盛则实” ,即邪有余的体质 ,如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 ,这一类的人就不宜再增补过度的营养 ,尤其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可以多吃含有富厚膳食纤维的食物 ,同时加强锻炼 ,制止生长成代谢性疾病。②体质偏虚者:体质偏虚的人忌口会多一点 ,至少也要凭据阴阳等方面来做判断 ,如偏阳虚的 ,忌寒凉、生冷食物 ,不宜过食生冷的瓜果菜肴。③偏阴虚的 ,要对温燥伤阴的食物避而远之 ,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虚证者多好补益 ,但也要注意适度 ,尤其不能多吃肥腻、油煎、干硬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而要在补中有疏 ,以清淡和富于营养为宜。

2、年龄及性别忌口:①小儿及老人:从年龄特点来看 ,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明显 ,所吃的食物应与其消化功效适应 ,吃了不舒服或拉肚子的工具就记住不再吃。而老人脏腑衰退、化源不足 ,应以温热熟软的食物为主 ,节制脂肪和糖类 ,多吃清淡素食 ,忌黏硬生冷的食物。②妇女:妇女由于有经带胎产等特殊时期 ,所以饮食尤其重要。经期 ,如果身体健康 ,只要饮食规律即可 ,但要慎食冷物 ,以免血管过度收缩引起痛经;而平时身体虚弱者 ,应注意在经后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温性食品 ,如大枣、红糖、龙眼等 ,对于寒凉食物与辛热食物皆应忌服。孕期 ,应注意食物品种多样化 ,适食多餐 ,勿嗜过咸、过甜食物 ,忌烟酒、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 ,减少食物对胃肠道刺激。哺乳期注意补气养血 ,保证母乳中的营养。

3、季节、地域忌口:季节的变换 ,会给人体带来差异水平的影响。中医“天人合一”理论提示我们应凭据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反映 ,适时调整饮食。①春季:春季人体阳气处于升发之时 ,肝胆气旺 ,脾胃的消化功效相对较弱 ,饮食上应当减酸增甘 ,培养脾气 ,适宜多吃清淡菜蔬和豆类 ,不宜吃油腻辛辣 ,以免内生火热。②夏季:夏季热邪挟湿 ,使得脾胃受困 ,消化功效减退 ,饮食应以甘淡、清爽为主 ,制止油腻 ,特别是不要贪食生冷瓜果。③秋季:燥气适时 ,燥易伤肺 ,因此易发咳嗽 ,应当滋阴润肺 ,多食梨、芝麻、蜂蜜、甘蔗及乳制品等柔润食物 ,少食辛辣 ,不宜过食辛温大补之品。④冬季:万物封藏 ,寒邪正盛 ,对体虚、年老之人来讲是进补的好时节 ,可多食用羊肉等温热性食物 ,勿食冷食。⑤地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指出 ,差异地域的人由于环境与饮食习惯差异 ,可能会诱发相关的疾病。如:东方之人 ,“食鱼而嗜咸” ,多发痈疡;西方之域 ,水土坚强 ,其民“华食而脂肥” ,易发内风;北方之域 ,天寒冰冽 ,民多乳食 ,多“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 ,“嗜酸而食腐” ,而地域多湿 ,易发挛痹。虽然其时的情况已与现在有所差异 ,但是也提示我们可以在饮食上就当地所缺乏的物质以及多发的疾病做相应的增补和调整 ,减少疾病易发的因素。